#2025洞察时局#
在俄乌谈判陷入僵局的背景下,俄军明显加大了攻势,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似乎取得了不小的战果。比如说,俄新社就对外宣称,乌军在哈尔科夫、顿涅茨克等多个地区的防线已被俄军成功突破;某些地区的乌军,甚至被迫“后撤十公里”。而央视新闻也转述了俄国防部的战报,表示在26-27日,俄军在苏梅、哈尔科夫、顿涅茨克、扎波罗热、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等多个方向重创乌军。
因此从各方的报道来看,目前俄军的进展的确比较顺利,而乌军就不妙了,在多个战线上陷入了巨大被动,甚至出现了被打崩的情况。应该说出现这样的状况,其实并不出人意料,毕竟在此之前,大家都知道乌军战线一直绷得很紧,地面反攻早就无从谈起,也就只有动用无人机和导弹,通过特种作战袭击一下俄境内的高价值目标。那么问题来了,是什么造成了乌军战线“绷不住”了,这又将对俄乌谈判造成何种影响?
就乌军战线频繁被突破来说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。一来,特朗普宣布停止直接军援乌克兰,今后美国的对乌军援,将主要通过“北约下单,送货上门”的方式进行,说白了,美国将把军援乌克兰的责任逐步移交给欧洲盟友,而且军火价格“不打折”,通过这种方式,一方面对内表示“没吃亏”,另一方面对外证明没有“援助”乌克兰,以此作为拉拢俄罗斯的“诚意”。
有人可能表示,特朗普是在8月25日宣布不再直接军援乌克兰的,接着乌军防线就崩了,这也太快了吧?不快,因为特朗普官宣是这个月底,但在上个月就开始这么搞了,这次不过是“盖个章”而已。再说了,特朗普这么一说,对乌军士气打击应该还是比较大的,俄罗斯那边一听,士气就上来了,所以特朗普话音刚落,乌军防线雪崩,不奇怪。
二来,是欧洲的军援不及时。按理说,上个月特朗普就已经将军援乌克兰的任务移交给了欧洲盟友,而且还承诺会提供大批军火,欧洲应该有所准备才是,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似乎军援不是很及时。为什么会这样,恐怕是处于刚接手的阶段,还扛不起这压力,不过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28日再次重申了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,承诺要把乌克兰打造成为“钢铁豪猪”。这话应该还是算数的,毕竟欧盟驻乌克兰的代表大楼都被俄军给炸了,这都打脸上来了,再说援乌就是打造自己的防弹背心,得舍得花钱。
三来,都说内因决定外因,俄军接连突破乌军防线,最大的原因当然在俄罗斯内部。战前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大约是500-700百亿美元的样子,到2025年,俄军的预算猛增到了1700亿,几乎增长了3倍,已经占到了GDP的6.3%,财政支出的1/3左右。这么多的资金、资源投下去,换来的,当然是坦克、导弹、炮弹和无人机产量的暴增,在消耗战阶段,这种持续不断地压力,最终当然会崩断乌军的战线,毕竟乌军获得的弹药补给远不如俄军,“仅够温饱”而已。
因此综合各方面来看,俄军在近段时间突破乌军多处防线,这其实并不让人感到多么意外,但这肯定会让普京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的筹码,然而问题在于,就算获得再多的筹码,如果乌克兰不愿认输离场,普京终究无法落袋为安。乌克兰不承认,西方不承认,联合国也不承认,这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隐患,俄军政治总局副局长阿劳迪诺夫就坦言,欧洲有可能在三年内直接向俄罗斯宣战。
最大的合法配资平台,撮合网配资,炒股配资正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